设备厂商:厉兵秣马迎机遇(二)
2015-08-18 09:11:46   【阅读次数:590】

东西竞技 新品频出


几年来,压载水处理系统研发成果不断,成为最具热点的船舶配套产品。根据IMO的资料,截至2014年10月,全球共有50个压载水管理系统(BWMS)获得初步批准;36BWMS获得IMO最终批准;51BWMS获得型式认可。


尽管通过IMO型式认可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但市场情况自有其脉络可寻。纵观国内外市场可以发现,20082010年,获得IMO和各国主管机关认可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生产商主要分布在欧洲、韩国和日本,近两三年通过形式认可的中国企业明显增多。压载水处理装备市场呈现欧美先知先觉(一马当先)、日韩不甘落后、中国奋起直追的特点。


欧美一马当先


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范维分析,欧美拥有强大的船舶配套设备研制能力,在大部分高端船舶配套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压载水公约的制定本身就源于欧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强烈诉求,因此,欧美设备制造商在这方面拥有先知先觉的能力。他们较早看中压载水处理装备市场的巨大潜力并付诸行动。美国制造商NEI、德国制造商Hamann AG公司、瑞典制造商Alfa Laval 公司的产品都较早通过了当地主管机关的型式认可。在2009年底之前通过最终批准的8种压载水产品中,有5种是欧美企业生产的,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原分析师彭雪竹曾系统分析国内外厂商压载水处理装备的市场状况。据介绍,欧美最有代表性的压载水设备厂商是瑞典阿法拉伐公司(AlfaLaval)。该公司是压载水处理装备的开拓者。由于在热交换、分离和流体处理领域一直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其进军压载水装备市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欧美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厂商是挪威OceanSaver。2009年4 月,该公司推出的压载水处理装备获得型式认可。它采用了Oceansaver 的Mark I 技术,包括过滤、空化、消毒、氮饱和等,过滤器和空化装置安装在泵房,其消毒装置和氮系统则安装在主机房和套管区域。同时,OceanSaver 于2011年3月推出压载水管理技术升级版本——“ Mark Ⅱ”。 “ MarkⅠ” 版本的适用对象为苏伊士船型及以上的大型船舶, 运行步骤包括过滤、消毒、去氧4个步骤,而“ Mark Ⅱ”二代简化版适用于中型船舶,运行只需2个步骤,能源消耗大幅减少,安装成本可减少50%,运行成本也显著降低。


瓦锡兰公司作为动力装备和系统集成的巨头,近年来,一直在拓展业务范围。看中压载水处理装备的市场潜力,该公司毫不迟疑地挺进这一战场。瓦锡兰是国际领先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海洋及能源市场提供了贯穿整个使用周期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瓦锡兰AQUARIUS UV压载水处理系统采用的是简明的两阶段处理方式,即过滤与紫外线照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